六百六十三 战前日常(上)(1 / 2)
萧如薰在缅甸的三年,也是北方灾害频发的三年,也是中原人口往缅甸大规模迁移的三年。
最开始,这项政策被广泛质疑,缅甸移民到底能不能行得通,在朝廷的讨论焦点并不是这项政策本身的合理性,而是遭灾的流民到底愿不愿意相信他们可以去缅甸求活。
就萧如薰提出来的那些条件,什么土壤肥沃,千里沃土,就是一片蛮荒无人开发,若有人口开发,或可在数十年之后成为一片新的乐土。
说实话,就这种说辞,官场上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什么千里沃土土地肥沃,凡是不能放在眼前的肥肉他们通通的不相信,也不愿意去理睬,但是把灾民转移到缅甸却的确是他们所梦寐以求的。
这些人转移到缅甸之后,就不会对中原造成隐患,不会出现饿肚子之后揭竿而起造反的,也不会出现打砸抢烧的,对基层官府和地主是极其有利的,而且这项政策万一有效,那么以后他们再想兼并土地就可以少考虑一点后果了。
反正出了事情就往缅甸塞人就好了,反正那蛮荒之地怎么能和中原江南的膏腴之地相提并论呢?把这些多余的流民当作负担全部丢走,剩下来的才是有效的纳税民不是吗?
经过袁黄和萧如薰的计算,缅甸的那一大片土地,若要完全开发,少说要八百万至一千万人,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接受来自中原地区的难民以填充人口,这项政策被广泛接受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从那时候开始,每个月都有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的难民被从中原转移到缅甸来。
这几年北方屡次遭到旱灾和寒灾,大量人口失去土地流离失所,为了不让他们成为朝廷的隐患,朝廷也是费尽周折,现在有了缅甸这个好去处,当然是一股脑的全部塞了过去。
但是即是如此,对于萧如薰而言,缅甸的人口还是不够,就四大通商口岸城市周边就集中了超过一百万的人口,越往南边建设的越好,人口越多,越往北便越是原始森林占大多数,开发都没有完成,也就无法住人。
饶是如此,在东吁王朝几十年的开发之下,还是开辟出了一块生存之地,就目前转移到缅甸那不到四百万的人口,还真是无法满足萧如薰开发北部的所用。
所以缅甸和中原内陆地区的人口交流必然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老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咸阳来到缅甸的。
说起来,老周和萧如薰也算是有点缘分。
他曾经在咸阳的一家大酒楼当当厨子,结果万历二十三年那一带地方遭了灾,造成人口流失和大规模的灾害,老板一看继续开酒楼只能赔本,于是就舍了酒楼不要带着细软逃走了。
老周老家是西北宁夏的,宁夏之役哱拜乱军席卷大半宁夏,老周家也被殃及到了,一家七口人就剩他一个人活着,是萧如薰带兵反攻收复失陷城堡的时候被救下来的,对萧如薰一直心存感激。
酒楼倒了,老周没地方去,没地没工作也就没活路,万般无奈之下,听说朝廷正在组织难民去缅甸萧镇南麾下开发缅甸,老周一听,萧镇南不就是萧如薰吗?于是就下定决心乘船去了缅甸。
到了缅甸之后,正好撞上萧如薰在来缅甸的中原流民当中招募厨子给自己还有镇南侯府属官们做饭,老周立刻报了名,最后十个人入选进入镇南侯府做饭。
老周做饭做得最好,得到了萧如薰和袁黄的夸奖,召见了他,给了他一些赏钱,他才将这段往事说了出来,萧如薰为此还甚为感慨。
做了一年饭之后,萧如薰把老周放出镇南侯府,进到军队里面做随军火头,说他的手艺最好,光给自己一个人做饭吃屈才了,士兵们更辛苦,让他去给士兵们做更好的吃的饭菜。
当时镇南军正在改组,老周进入火头军之后凭着一手好厨艺当上了火头军的伙长,手下二十多个火头兵,做饭深得士兵喜欢,萧如薰也就习惯自己出征的时候带上老周所属的火头军,吃的战饭都是老周给做的。
当初北上的时候老周正好随军做饭,就一起带着北上了,一路跟着萧如薰征战,从来没有误过饭点,的确是个不错的人才。
萧如薰身上事多,很久没和老周单独见面聊聊了,今日难得有空来逛逛火头军营,正好就撞上了老周做饭。
与是萧如薰笑眯眯的走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