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战争迹象(1 / 2)
最快更新国策最新章节!
第三十八章 战争迹象
战争的迹象再明显不过,全球新闻媒体都在猜测战争将在什么时候爆发。
各大新闻媒体聘请了知名人士对即将爆发的“南亚战争”进行评论,大部分评论员认为战争将在15日前后爆发。首先由巴基斯坦向蛮度宣战,共和国随即根据同盟条约向蛮度宣战。两国将在24小时内打垮还未恢复元气的蛮度空军,夺取战场制空权。巴基斯坦将主要在西部战场上作战,力争尽快攻占蛮控克什米尔地区;共和国除了为巴基斯坦提供必要的支持之外,将把主要力量集中在东部战场上,争取在10到15天之内收复藏南地区,完成地面作战行动。
对蛮度来说,要想避免战争,必须在15日之前采取行动。
在众多新闻评论中,n的报道最受关注,因为谁都知道,n与cia关系密切,其报道多半与cia有关。
按照n的报道,战争不会在20日之前爆发。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n特别聘请曾经参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工作的退役空军少将约翰.霍普金斯做特邀评论员,对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作战方式与作战效能进行全面介绍。
“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都属于“导弹防御系统”,而“导弹防御系统”的关键力量不是拦截能力,而是探测能力。虽然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比较固定,即便是具备变轨机动能力的弹道导弹也具有可探测性,但是弹道导弹的飞行弹道较高,飞行速度较快,能够在数分钟到十数分钟内击中目标,能否及时准确的探测到来袭的弹道导弹,直接决定了拦截结果。
探测能力,正是“导弹拦截系统”的瓶颈。
能够在弹道导弹发射之前将其摧毁,自然是最理想的防御方式。因为大部分中短程弹道导弹采用了机动部署的发射方式,即便进攻方掌握了绝对制空权,也很难摧毁敌人的所有弹道导弹,所以“导弹拦截系统”一般不针对还未发射的弹道导弹,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在开战之后摧毁蛮度的所有弹道导弹。
不能将导弹摧毁在地面,就只能在导弹发射之后将其拦截。
在此情况下,最理想的方法就是在弹道导弹发射后还未离开大气层,也就是在“助推上升阶段”将其摧毁。因为蛮度的中程弹道导弹的射程超过1500千米,可以部署在远离前线的后方,而共和国的“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最大射程只有500千米与250千米,即便共和国与巴基斯坦能在24小时内夺取制空权,也无法阻止蛮度在24小时内发射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所以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很难对处于“助推上升阶段”的蛮度导弹构成威胁。
弹道导弹离开大气层后,进入“中段弹道”。
虽然不是没有办法拦截大气层外的弹道导弹,共和国的“国家战略防御系统”与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都能对高度在500千米以下的太空目标(包括导弹与卫星)进行拦截,但是共和国没有将具备“外太空拦截能力”的防御系统提供给巴基斯坦,而蛮度的“烈火”2型与“烈火”3型中程弹道导弹的“中段弹道”都在250千米以上,也就无法在此阶段拦截蛮度的弹道导弹。
到此,只能在弹道导弹进入“再入大气层弹道”阶段进行拦截。
在9日到11日进行的拦截试验,全都针对“再入大气层弹道”,足以证明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能力有限。
在此阶段,拦截时间以秒计算!
因为采用了“弹体分离技术”,所以蛮度的2种中程弹道导弹的再入大气层速度都在20马赫以上。从150千米(大气层最大高度)到地面,最多30秒!在这30秒内,不但要发现并且跟踪导弹(弹头),还要进行拦截,难度可想而知。
按照霍普金斯提供的数据,6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与3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只能为巴基斯坦提供最基本的“战略安全保障”。
在理想情况下,即已经掌握目标弹道、在第一时间确定目标数据,“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对目标持续照射10秒,才能确保摧毁;拦截第二个目标之前,“空基激光拦截系统”需要大约5秒的冷却与再瞄准时间。也就是说,30秒之内,1套“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2个目标。
“地基导弹拦截系统”的作战方式与“空基激光拦截系统”有所不同,在一般作战模式下,当目标进入大气层后,“地基导弹拦截系统”将同时发射2枚拦截导弹,对目标进行第一次拦截。随后拦截系统自动甄别拦截情况,如果已经摧毁目标、拦截系统自动搜索第二批目标,如果未能摧毁目标、拦截系统将发射第二批导弹、对目标进行第二轮拦截。因为每套“地基导弹拦截系统”有6条火控通道,所以可以同时拦截6个目标。在80%摧毁概率的情况下,一次能够拦截9到10个目标。
如此算下来,共和国提供给巴基斯坦的“导弹拦截系统”最多只能拦截42枚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