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东方第一大军港的背后 下(2 / 2)
“此数与实际数字相去远甚,陛尔发任内大约二万五千两,前任黄瑞兰任内大约七万五千两;袁保龄任内大约二百十五万一千五百余两。另外再加北洋直接采购机械大炮等物;至多估计不到一百万两,合计不过三百余万两。何来一千六百万两之巨!”
“海防经费而论,名义上虽有四百万两,实际上岁收则仅数十万,旅顺建港,工矩费繁,常感捉襟见肘。保龄深知帑项艰窘,不敢多所请求。每遇用款之际,动辄多加樽节,规定部属人等不论大小用款均须随案登帐,限期报销,不得因故滞留。总计十年之间仅费工银三十余万两,实为不可再省之数。”
赵刚闻言大喜,又问道:
“王大人,我要在半年内扩建船坞,使其可容两万吨巨舰停泊修理,所需材料以及人力物力财力几何,你写个条陈给我。”
王仁宝不敢置信的看赵刚,
“大人难道是想???”
“不错,此事机密,袁大人向我推荐你,否则也不会告诉你,还请你不要外泄。”
王仁宝应了声,人好像还没有醒过来,有些怔怔。赵刚见了知道他是有些欢喜过头,就打岔道:
“王大人,不知除了旅顺船坞之外,我大清尚有几个船坞?”
王仁宝对这个问题张嘴就来:
“福州船坞原为泥坞,属于福州船厂,位于马尾山麓下的中歧地方,为同治六年(1876)所修。计地周围四百五十丈有奇,其中设有船槽一座,以铁杉木为梁柱,用机器旋转,将船挽而登陆,以便勘底修理。惟其槽身仅可任重一千五百吨左右,以之修理一百五十匹马力之船尚可,稍重即非所宜。”
上海船坞,亦为泥坞,原属于江南制造局,后名江南船坞,位于上海的高昌庙附近,同治六年(1867)复修。长约三百二十五英尺,主要为修理江南制造局所造木壳兵船之用,根本不能用于修理铁甲兵轮。
广州船坞,广州原有泥坞一所,可修小型巡船,光绪二年(1876)地方当局又向英人购得黄埔石坞(rtwhp)一所,其中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长二百七十二英尺,宽六十六英尺、深二十英尺;外区长三百六十三英尺,宽七十二英尺,深二十一英尺。分之可为二坞,合之仍为一坞,容量八千五百吨,可修五千吨之船。惟当购买之时,曾经规定二十五年之后方准修造舰艇,须至光绪二十六年始为限满,且距北洋过远,亦无法使用。
大沽木坞南洋虽有船坞三处,可是北洋船坞却无一所。直至光绪六年(1881)正月,北洋建造船坞一所,此即为大沽木坞。该坞位于大沽口海神庙的东北,面积长三百二十尺,宽九十二尺、深二十尺。另海神庙西北尚有西坞一所,迄西还有乙丙丁三坞。三坞面积较诸东坞略小,计乙坞长三百五尺、宽八十尺,深十七尺;丙坞长三百尺,宽八十三尺,深十六尺;丁坞长三百尺、宽八十三尺,深十四尺。此外,尚有土坞数所,以备舰艇避冻之用。该坞工程凡鸠工庀材皆由天津海关税务司德人德璀琳主持,监工者亦由该关中熟悉工程之人员兼任。自光绪六年正月开工至同年十月工竣。其后叠次修整,历时将及两载,耗银总计四十余万两。不仅历修“操江”、“镇北”各轮,均能妥速如法,而且坞基坚固,屡经海潮震撼,均可力保无虞。较诸南洋三坞实为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大沽船坞之告成,虽说“嗣后来往来各兵轮,无论事机缓急,工程大小,总可随时立应,殊于水师根本有裨。”然而该坞面积较狭,深度不够,以之容纳小型的炮艇尚可,以之停修铁甲战舰仍感难以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