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情(2 / 2)
陆政东同样如此,驻京办跑项目还好说,省市给政策,相关人员去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省里的主要领导跑项目,就不可能走这一套路,不可能拿着大笔的钱去天女散花或者重点进攻,那不符合他们的身份,也实在太冒险。处于这种地位的领导,为了公共利益去冒个人的政治风险,是不值得的。
因此,陆政东亲自出面跑项目,靠的肯定就是说话。而这个话怎么说,一定是充满政治智慧的。智者伐谋,官场的艺术,也就在这一个交字上,既可以认为是交往交际,也可以认为是交流交换。这是一种资源显换的艺术。有人以为,官场之交,肯定是利益之交,你要求人办事,既然是求,那就一定要利益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这绝对是误读,甚至是曲解。比如陆政东这种身份的人,他要出面办事,所交的对象如果是自己平级甚至是低级别的领导,拿一大堆钱财去轰开人家的大门夕那是自降身份。如果不以此道,人家和你并没有交情,加上找他的人多,交情深的还不少,人家凭什么向你倾斜?
遇到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绕一绕。
这一绕,绕的不是金钱,而是人脉。在官场,人脉资源是一种比金钱更具实力的资源。问题在于,即使再好的人脉,这个口怎么开,也是有讲究的。
方式是最大的艺术,方式不同,导向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陆政东找安云,也就不用再去找那些卡壳的部委了,当然对于安云,肯定也会有所得的。那就是他欠安云一个人情,对方自然也很清楚这个人情意味着什么。
而对于陆政东而言,其实是最不愿意欠人情的,或者说只要是体制中人都不想欠人情,因为欠下了人情那就必须得还,但陆政东认为此时欠下安云一个人情是值得的--因为贝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候。
贝湖省的政局现在处于相对的稳定期,适合做一些事情,这似乎是一种中*国式的哲学,每一个事物,都有三个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都是为了平衡。第一阶段是打破平衡,第二阶段是建立新的平衡,第三阶段,平衡一旦建立,才是真正干事的时候。
贝湖要发展那就不得不面对那些亏损严重以及能耗高附加值低污染大的产能,而且节能减排现在也是一个硬性指标。但节能减排是一个大难题,任务重矛盾多涉及面广,讨好了上面,讨好不了下面。
节能减排这一块是分管工业的副省长在负责,弄出了一个全省节能减排进度计划。提出了先难后易的减排路径。
表面上看,先易后难或者先难后易,只是一种提法,可实际上,执行起来,却是天渊之别。
若是先难后易,将难啃的骨头先啃,剩下那些容易的,自知没有人家后台硬背景深财力大,最好是按照文件执行,因此,后期的执行难度,几乎没有。若是先易后难,麻烦就来了。后解决难的,难度一点都不会减少,先解决易的,反倒困难重重,人家会有比较嘛。
可省政府的工作,并不仅仅只是节能减排,更重要的还是经济发展。按照先难后易的办法,那首先的目标都是上规模企业或者利税大户,这样一来,省政府的gdp任务就会塌陷一个大角。这个洞怎么补?如果补不起来,上不能向中央交待,中不能向省委交待,下不能向全省人民交待不说,下面的各地市一定会尽一切可能阳奉阴违或者是抵触,如何找到替代这些落后产能的替代者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而且对于陆政东而言,这些项目实施之后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取得的成果,也有利于他再进一步。
所以陆政东没以自己的名义约安云,而是让杨启成以省政府的名义,这算是以公事的方式联络见面。
当然这里面有些事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他这也是一种试探,而现在安云能够应承下来,这说明安云还是心动了,而且对方给出的信息也表明至少是得到了首肯或者是默许。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这件事还是按照正常的程序走,于是还是让杨启成通知了驻京办……(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