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节 新道教的赌注(2 / 2)
戴锷虽然觉得这纯属张应宸和教会方面同行是冤家的竞争意识在作祟但是作为副手他不打算对此做出评价。
自从张应宸为了“开拓没有杂草的田地”而主动请缨去了大陆海南的教务就全部由戴锷代理。按照两人之前敲定的计划在海南的活动仍然以协助黎苗办的民族工作为名扩大新道教在黎区的影响力并尽量将耶稣会士的活动限制在海南岛北部――至不济也要放缓天主教的扩张速度。
“这也是为了老吴他们好嘛教区控制在三自修院手里和控制在耶稣会手里终究是不同的。别忘了耶稣会那个‘教皇亲军’的外号不会比多明我会‘神之斗牛狗’的‘芳名’逊色一点。”
大义凛然地说着这话的张应宸真心到底有几分戴锷都不用特意去确认。张掌教在有意无意之中经常会不断的取瑟而歌的“提醒”元老们临高修会存在的“非我族类”的“根子问题”。闹得吴院长很是窝火又不便发作――毕竟张应宸没有公然攻击临高修会如何如何。
当然新道教只在黎区传教是不足的尽管张应宸靠着自家的医术、元老院特批的药品和黎苗办的配合在黎区打开了局面但是教职人员的缺乏至今仍然是困扰着新道教的难题。从黎区带出的适龄道生因为语言文化问题不得不转送到芳草地去培训张应宸去教育部门争取了好几次也只换回了每周半天的教义课程――还不知道教育部的那些元老有没有给道生灌输了太多有的没的超前意识形态。
要自己培训他既无师资又缺少场地云笈观现在的物质条件还没法承担起学校的重任。于是张应宸在动身出发到杭州去之前不得不捏着鼻子从琼州地区那些落第童生开的乩堂下手。
趁着琼州地区治安战的扩大两人以“创建精神文明”为借口鼓动着刘翔等各县的县办主任将琼山、澄迈等地的十几处乩堂都查封了主持乩堂的十来个老童生和他们的家眷也都被丢进了马枭的劳改营里。
对乩堂下手而不是查抄道观――琼北、琼南颇有一些道观有的规模和道产还颇为可观张道长原本对此都有盘算。但是这次他都放过了这是他与戴锷商议后的结果。一来直接对宗教场所动手难免留下恶名而且这种**裸的吞并行为以后的历史书上总不会有太好看的评语。相对的乩堂这种基本上由落魄的读书人搞起来的迷信活动场所取缔起来毫无压力不说就是再苛刻的土著儒士也得承认这是“正名教、淳风俗”的好事――假如这些儒士还想要在澳洲人的治下讨生活的话。
留守在马枭教堂的耶稣会士对于新来的童生“羔羊”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耶稣会在大陆的经验表明皈依了基督教的知识阶层能够轻易实现传教工作由点到面的扩散效应。虽然这些尚未回归主的怀抱的羔羊只是最末流的童生但在海南岛这种明国标准的蛮荒之地也算是稀有物种。
无奈早预料到这一层的戴锷并没有给他的欧洲同行们上下其手的机会紧跟着押送部队进了战俘营。虽然新道教的领导者们没有在大本营和教会方面挑起正面冲突的意愿但也不喜欢有人朝自己的领域胡乱伸手。
“走入歧路又如何?当年薛道光错参胡教一遇张紫阳真人不也重证大道?”满面庄严神色的戴锷这样说着一边给在战俘营剃了光头的童生学员们发着新道教的宣传小册子。
事实证明人在绝境之中皈依宗教的速度总是惊人无比战战兢兢落入澳洲人战俘营的老童生们不出一个星期就全部皈依在了戴锷门下――有宗教办档案室的那一打半通不通的贽启为证。
尽管不久之后在云笈观每日开义务科普脱盲班的戴锷以及飞云社的某几位闲人就对这些三四十岁的老童生那低下无比的学力而感到头痛无比但至少识文断字的老童生要比汉话都说不清楚的黎人少年要强一些――起码现阶段而言老童生参加上几个月高强度培训就能派出去传教。
唯一的缺点是他们的狂热精神实在不够比之于黎民道生童生们缺乏一种愿意“献身”的精神而在他们前往传道的地方这种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暂时只能先凑合凑合的用了。
“具体派遣他们去哪里你等我的电报。在我的电报没来前你要抓紧时间给他们洗脑顺便增加点营养。”张应宸在出发前和戴锷的密谈中如此嘱咐他。“现阶段你在临高的工作重点不是扩大传教。”
元老院不会把资源浪费在宗教文明建设上这种事说到底还要张“掌教”自己去找辙――而是为元老院的发动机行动贡献力量。起码要证明道教理事会对元老院除了无可怀疑的忠诚外还有同样无可怀疑的价值。
" target="_blank"><a href="http://piaotian"" target="_blank">piaotian"</a> target="_blank"><a href="http://piaotian">"" target="_blank">http://piaotian">"</a> target="_blank"><a href="http://piaotian" target="_blank">piaoti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