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陷进死局(2 / 2)
自从听到老爹说的那个悲惨的故事,他就一直不明白,以大宋的强大富裕,以澶渊之盟后一百二十多年的积累,为什么会被一个刚刚崛起的蛮荒小国所击败?现在他有些明白了,汴京那帮人富国强民不行,败亡国祚都有一套,在北虏入侵国祚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们还在争权夺利,根本无视国祚和百姓的安危。
老皇帝为什么要内禅?为什么要逃亡东南?难道当真是害怕金军攻克了汴京?不是,根本不是,老皇帝地头脑非常清醒,对形势的判断非常准确。他知道金人南下入侵的后果,金人并不可怕,李虎也翻不了天,以大宋辽阔的疆域和丰厚的财富,完全可以击退北虏。不过,外敌可退,内贼难防,一旦郓王、李虎和西北人南下勤王,兵逼汴京,第一件事就是诛杀奸侫,就要把蔡京、王、梁师成等人统统杀了。老皇帝失去了这些“臂膀”,
孤,手上的权柄很容易被郓王抢去。李虎和西北人王?很简单,为了权力和利益,他们冒着很大的风险千里迢迢杀到汴京,不是为了一点赏赐,而是要攫取最大利益,无,让郓王登基做皇帝,是最好的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攫取利益地办法。为此,老皇帝必须离开汴京,到东南重建朝廷。
重建朝廷需要时间,但金军呼啸而来,郓王和李虎的大军随后就会杀到,老皇帝措手不及,无奈之下只有内禅。太子监国可以,但太子毕竟是太子,太子没有什么利益可以赏给留守汴京的大臣和军队,权力和利益都给老皇帝带走了,可以想象,汴京那些贪婪无耻而又怕死的大臣们怎么会留下辅佐太子?他们跟着老皇帝一逃,人心涣散,汴京就完了。汴京完了,谁来阻止金军?谁来阻止王和李虎?老皇帝当真愿意丢弃半壁江山?当然不会,所以他把皇位让给了太子。太子做了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宋的权力和利益要重新分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以想见,汴京有多少人愿意追随小皇帝奋勇作战,如是汴京即使守不住也能给老皇帝争取到足够地时间。
老皇帝难道不担心小皇帝失控?当然,老皇帝不会不考虑,他预留了后手。去年底,老皇帝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策,再度联手金人打代北,结果把王和童贯逼上了绝路,和李虎更是反目为仇,但老皇帝有办法弥补,他只要把把郓王重新拉回自己身边就能解决所有地问题,而让太子做皇帝,就是把郓王拉回身边的最好办法。王若想做皇帝,首先要废黜小皇帝,而可以废黜小皇帝地只有老皇帝,否则郓王做皇帝就是篡僭,名不正言不顺,会遭到天下人地唾弃,这样一来,老皇帝就牢牢抓住了郓王地七寸。
老皇帝在东南重建朝廷,可能会分裂大宋,而为了阻止分裂,就要在实力上拥有绝对优势,迫使小皇帝不得不低头。老皇帝抓住了郓王的七寸,而王为了夺取皇位,不得不为老皇帝所用,这样李虎和西北人就变成了老皇帝的实力。
老皇帝拥有如此强悍的实力,还怕不能返回汴京,重掌权柄?郓王如愿以偿入主东宫,最终赢得了皇统。
老皇帝的计策是不是如李虎所估猜,李虎不敢确定,但从郓王和童贯的反应以及他们所做出的对策来看,却正是如此。
如果形势的发展和老皇帝地计策一模一样,那么大宋不存在分裂,王也做了太子,而李虎先是和西夏作战,现在又和金人作战,实力损失之大可想而知,最后不得不在老皇帝和郓王父子以及西北人的联手算计下,灰溜溜地返回代北做个藩镇,一无所获,搞得好老皇帝还要联合金人再打代北。
童贯把汴京发生的事仔细一说,李虎便预见到了虎烈府的不利处境,所以他一再逼问王,到了汴京是不是马上做皇帝。如果王否决,那么李虎一无所获,他不会做这种蠢事,如果郓王答应了,那么李虎可以从中获得巨大收益,可以实现自己的终极目标,那么李虎就愿意鼎力相助。
李虎把汴京发生地事、童贯对汴京形势的推断和决策,以及自己对汴京形势的透彻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判断,详细地述说了一遍。
董小丑、毛军、耶律马哥、高宝龙、柴云、原野、范直昌等人惊骇不已,目瞪口呆。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汴京的形势竟然如此复杂。
“我们当初制定南下策略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汴京会发生这种不可思议的变化。”李虎叹道,“现在老皇帝远逃东南,小皇帝在汴京,而郓王没有接到汴京的勤王圣旨,他不能南下,南下就是叛乱,至于我,已经是叛逆了,我率军进驻了太原,违抗了汴京圣旨,当然了,王也被我一起拖下了水。”
“假如金军后撤了,小皇帝守住了汴京,他的处境非常困难,摆在他前面的路只有一条,和老皇帝对抗,否则他就是死。他把老皇帝地亲信几乎杀光了,夺取权柄的野心已经暴露,老皇帝岂能容他?小皇帝现在有了勤王大军,实力大增,而且他又是大宋的皇帝,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相反,老皇帝却非常被动,这时候他唯一的办法就是向郓王求助,而王为了夺取皇统,肯定要和老皇帝联手。”
“大宋要分裂?”董小丑骇然惊呼。
“这时候打内战,自相残杀?”耶律马哥也是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女真人即使撤军了,但他们的几十万大军还在燕云,只要大宋内战一起,几十万大军一泄而下,大宋岂不完了?”
李虎只能报以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