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末代礼亲王世子的自述(选摘)(1 / 2)
最快更新1845最新章节!
“世袭罔替”是世世代代父死子袭的制度。由和硕亲王起直到一等奉国将军为止,多是在清初被认为有“特殊军功”的人及其子孙。例如清初的“八大家铁帽子王”—即礼亲王、睿亲王、豫亲工、肃亲王、庄亲王、郑亲王、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就是如此。
总计在清初由亲王起到一等奉国将军,享世袭阁替待遇的共有9家。此外怡亲王允祥则是在乾隆时代被封为世袭罔替亲王的:他的这一特封,不但开辟了清初军功以外的特例,还给以后的由降袭而世袭罔替创造出条件。
这二十家世袭罔替的贵族在有清一代,作威作福,鱼肉人民,十恶不赦。我,礼亲王府的嫡长子世铎,如果不是受到共和的挽救,也一定会走上这条罪恶的道路。现在我遵照共和的命令,回忆收集我所能接触到的王府诸项事宜,并记录下来,供人民群众批判。
礼亲王一系是满清贵族中最为庞大的一系,九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中,礼亲王授予代善本人代善的两个儿子被分别授予克勤郡王和顺承郡王。只要想想代善一系有三个世袭王位,而皇太极的儿子中只有豪格一人封王,而且还被逼死,就知道礼亲王在满清贵族中的分量了。
礼王府的组织编制庞大,大致是这样的:长史一名,管事官一至二名;庄园处,五至六名;回事处,五至六名;随侍处,最多时十余名,少时六一七名;司房,五至六名;祠堂,三至四名;大、小厨房,共约于‘余名;茶房三至四名;花园(包括暖窖),最初有十余名,后减至六七名;大书房八至九名,小书房四至六名;更房,十余名、马圈二处,共约十名左右;裁缝铺,人数不详;轿夫,约zo名。属于内院范围的有:首领太监一至二名,回事太监二至三名,小太监六至七名,散鉴太监约十二三名,“妈妈”(当时呼保姆为妈妈)约}o余名,丫头约六至七名。
管事官是名符其实的大管家。这还是个戴有三四品顶戴花翎的官员,除了内院属于太监的职责范围以外,府中其他的一切事务,都是归管事官管理。礼王府里的大管事,从幼就服侍我祖父,我祖父曾赏过他一个满族名字叫喀拉莽阿。到我父亲的时候,他居然一步一步爬到管事官的地位。我当时还不懂管事官的作用,只是在同光二年断了旗饷之后,整个王府上下,都要靠这位喀拉莽阿拿着王府的文物出去变卖,这个大管事每每私下给我买个枣糕什么的,以为他是大大的好人。而在被共和解放之后,受到了教育,才明白这个大管事把属于人民的财产都偷梁换柱的卷跑了。
说道旗饷,我生的晚,没有什么记忆,以下记录的事情都是我的姆妈告诉我的。
44年神机军羊羊羊清君侧,推行旗饷入营,神机军以外的旗人都再也不发旗饷了。包括礼亲王府在内的世袭亲贵也在此例。
怡亲王、郑亲王都是神机军的领袖,他们的旗饷归入军费,一体发放。他们王府中的太监仆人,也同样列入军籍。
其他勋贵府上的旗人,一部分身强力壮,或者见机得窍的,也加入了神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