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之一分区纪实-挺进敌后2(2 / 2)
独立团的前身是红一师,发源自井冈山和瑞金的红军队伍。共产党的军队讲“传承”,今天在宣化的六十五军一九三师,就是从红一师、抗战时的一分区和独立团发展过来的。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红色根据地,此时红军从出发时的86,000人,仅剩下一个零头6000余人。当时,由师长改任由原三军团第十三团编成的第十三大队大队长的陈赓回忆说:“我当大队长,骑着马在前面走,不敢回头看,因为一看就把整个大队看完了。”
接着,中央红军与在陕北的红十五军团合在一起,进行东征山西、西征甘肃。而红十五军团,是三个军和在一起组成的:从湖北鄂豫皖根据地过来的红二十五军3000人,还有当地的陕北红军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各2000人,和6000人的中央红军加起来,总计有13,000人。西征甘肃的目的,是迎接长征过来的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
此时的红一师,师长陈赓、师政委杨勇。接替杨勇师政委一职的杨成武还没有到。杨成武之后的师政委邓华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部队实行了混编,红一师1936年底、1937年初驻扎在甘肃省正宁县的时候,这个师1700余人,大部分是来自原先的十五军团中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的陕北籍战士。
一个原独立团老兵回忆说:“由谢子长、刘志丹组建的陕北红军,原分别称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到陕北后,三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十五军团大部分编入红一方面军,其中红一师陕北籍战士最多。”
1937年8月,从甘肃省正宁县开赴到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改编成八路军时,红一师改编的独立团中抵触最大的,并领头逃跑的,就是这些陕北籍战士。一个原独立团老兵的回忆:“有的甚至说:‘我看这些南方人有问题,他们刚一来就搞什么肃反,现在又要搞改编,红军都不叫了,还闹什么革命!’ 肃反错误的影响在革命斗争的转折时期危害更大。”
陕北籍战士指的,是先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徐海东红军。也带来了张国焘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执行的的残酷肃反政策。到中央红军制止肃反扩大政策的时候,陕北红军的各级领导人已经被杀害四百多人。所以无论红一师还是独立团,营以上干部,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长征过来的南方红军。而人数最多的陕北籍红军,大都是连以下干部战士。
从1939年到1949年,杨浩为独立团没有文化的老兵写平安家信,长达十年之久。大多数信件,都是寄往陕北红色老区的。
一分区发展到鼎盛的时候,人数总计约两万人,当年从甘肃、陕西过来的这一千多红军战士,已经混在这遍地能人的八路军中间不显眼了。一分区司令部,有一个十余个人的警卫班,专门护卫杨成武的。这个十余个人的班,清一色江西籍、陕北籍、山西籍的红军战士,非常可靠。
为了照顾这些九死一生过来的红军战士,杨成武私下里叮嘱各级领导干部,将这些有着红军身份的战士们放在不常打仗的部门,比如司令部、政治部的管理排、炊事班,特务营。即使在战斗团里,比如一团,将红军战士专门集中在一营三连,反扫荡时放在后面,跟团部在一起。1941年一分区司令部反扫荡,在花塔山梯子沟突围,就始终将大都是红军战士组成的三连带在身边。
1937年中旬,独立团派出以方国华为团长的地方工作团,开始在灵丘上寨地区和涞源、蔚县、广灵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建立我党领导的抗日政权,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独立团地方工作团在灵丘县南山地区组织上寨抗日游击队,下设4个大队,约千余人。
从雁北地区进入到河北省,就是蔚县(当年属察哈尔省)和涞源县。以后的短短十几天,杨成武率独立团接连收复浑原、灵丘、涞源、蔚县、阳原、易县几座县城。到了1937年10月底,杨成武驻扎在蔚县的时候,独立团前后打下七座县城,兵员从出发时的1700多人,飞速发展到7000余人。